首页

首页

金领概况

金领概况学校简介职能部门学校校训交通指引

党团建设

党团建设党支部架构党支部动态校团委简介校团委动态

教学机构

教学机构智能制造系文创商贸系法律事务系健康教育系升学部

专业设置

专业设置

招生服务

招生服务招生公告招生简章网上报名助学政策

就业服务

就业服务就业动态金领之光校企合作

技能认定

技能认定政策信息培训项目证书查询

继续教育

继续教育项目介绍招生简章培训信息教学教务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网上报名

网上报名

高职高考

高职高考政策信息部门介绍升学一览招生简章

广州市金领技工学校 教育质量年报 (2024)

广州市金领技工学校教育质量年报(2024)  《广州市金领技工学校教育质量年报(2024)》  指导委员会主  任:操龙刚委  员:王晓靓  王世武 编写委员会主  编:操龙刚 编  委:孙湲鑫  郭庆潮  洪建辉  高  玉  崔  雨姜丽丽  梁雪媚  刘小兵  刘厚丽  王  鸿江新强  冯晓雯  徐贤翔                                (排名不分先后)     目 录 一、学校概况 (一)学校发展现况 (二)提高办学标准和生源质量,优化在校生规模 (三)完善师资发展机制,培育教学优质团队 (四)六率情况稳固向好 二、学生发展 (一)坚持五育并举,筑牢人才发展“奠基石” (二)在校成就 (三)做实就业服务,促进职业发展 三、质量保障 (一)办学条件优良,办学基础巩固 1.保障设施设备优质达标 2.师资结构合理,整体素质优良 (二)过程保障 1.党建领航,坚定办学方向 2.聚焦“护校安园”,护航高质量发展 3.人文素养教育与时俱进 4.德技并举,培养技能工匠 5.教研教学创新引领,成效显著 (三)产出保障 1.加强内部监测,推动成果转化 2.依托社会监督,保障办学质量 四、社会贡献 (一)优化产出,服务经济发展 (二)积极履责,服务社会进步 五、举办者履责 (一)确保履责到位 (二)落实政策保障 六、特色创新 (一)塑造全能型新时代技能人才的摇篮——金领特色综合素质教育案例 (二)晨光中的金领风采——金领晨跑、晨读教育案例 七、存在的问题及改进举措 (一)存在问题 (二)改进举措  一、学校概况(一)学校发展现况广州市金领技工学校成立于2007年;2010年被评为省一类技工学校;2013年与广州市机电高级技工学校合作办学;2014年通过省一类技工学校第一次复评验收;2018年在国家级开发区——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设新校区并投入使用;2019年通过省一类技工学校第二次复评;2024年通过省重点技工学校评估。学校占地面积72343.4平方米(约108亩),独立使用建筑面积78932平方米;建有多媒体课室74间,专业实训室56间,录播室2间,机房17间;各类实习实训设施设备4418台套,教学科研实习仪器设备资产值1328.58万元,实训场地工位数5096个。学校开设19个专业,分中级、高级两个层次,涵盖财经商贸类、电子电工类、服务类、机械类、交通类、医药类、文化艺术类、信息类、其他类等9个专业类群,形成了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办学至今,已为社会和企业输送了数以万计综合素养高、技能精湛的应用型技能人才。(二)提高办学标准和生源质量,优化在校生规模2024年,在校生人数共3872人,其中,高级班176人,2022级1130人,2023级1358人,2024级1208人。校内设行政班66个(不含实习的班级),其中2021级1个班,2023级41个班;2024级24个班。学校提高了办学标准和生源质量,优化办学规模,在校生人数较去年有所下降。如图1-1所示。图1-1  2024年在校生人数与去年同期相比情况(三)完善师资发展机制,培育教学优质团队学校通过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增强教师育人为本的责任感;加强梯队建设,重视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培养与遴选工作。对专业带头人、课程负责人进行专项培训,充分发挥专业带头人、课程负责人在专业建设和课程开发方面的引领作用,组建了一支“规模适度、专兼结合、相对稳定、发展态势良好”的师资队伍。目前,教职工共190人,专任教师共158人,师生比为1:19.65,一体化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25.9%,兼职教师比例为33.1%,专任教师中本科、硕士以上学历占比87.3%,中、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12.7%,平均年龄为34岁,其中师生比较去年同期增加0.34个基数。见表1-1。表1-1  师资队伍情况表年份教职工总数专任教师总数师生比兼职教师比例专任教师本科、硕士以上学历占比高级职称中级职称中、高级职称占比平均年龄一体化教师占比2023年2252151:19.9925.3%85.6%122316.3%3629.7%2024年1901581:19.6533.1%87.3%51512.7%3425.9%(四)六率情况稳固向好2024年,学校的就业率为100%,毕业率为99.10%,考证率为65.04%,流失率为20.75%,责任事故率为0.00%,有效投诉率为1.21%,主要办学指标均较去年同期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反映学校整体办学质量持续保持稳定趋好水平。见表1-2。表1-2  2024年六率汇总情况表类别2023年度2024年度就业率98.95%100%毕业率98.95%99.10%考证率64.51%65.04%流失率26.01%20.75%责任事故率0.00%0.00%有效投诉率2.05%1.21%二、学生发展(一)坚持五育并举,筑牢人才发展“奠基石”2024年,学校以“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为主题,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技能人才为导向,由校领导班子主抓力推,通过“四自教育”“8s管理”“准军事化管理”“综合素质教育”等各种途径大力开展学校学生品德素质养成教育活动,取得良好效果。学生操行分优良率达90.12%,较去年同期提高1.66%。见表2-1。公共基础课实施情况良好。学校严格遵照人社部文件要求,开齐开足开好公共基础课。注重提升学生素质和再学习能力的培养,突出文化基础能力在专业学习和工作岗位的实际运用,促进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提升学生终身发展能力。公共文化课优良率为83.2%,较去年提高0.2%。见表2-1。学校把教书育人工作落实抓细,把学生成绩和能力的提高作为教职员工年度考核、提职晋级、职称评聘、岗位津贴等考核的重要依据。通过了解班级学生性格、兴趣、思想动态和学习情况,全面掌握各专业班级学生在校期间日常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遇到的问题,选聘一批德才兼备的骨干教师开展“学习导师”工作制度,帮助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及个人发展计划,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快速掌握和个人综合素养的快速提升。从激发学习兴趣、掌握科学学习方法入手,辅以狠抓到课率、课堂纪律等学管措施,确保学生专业成绩稳固提高。学生专业课优良率达89.8%,与去年同期持平。见表2-1。学校进一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指示和全国教育大会的精神,以军事拓展为载体,将爱国主义教育、团队意识培养等融合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中,促进学生身体素质教育常态化,效果显著,学生体质健康达标率为98.3%,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学生素质情况见表2-1。表2-1  学生素质情况一览表项目2023年度2024年度操行分优良率88.46%90.12%公共文化课优良率83%83.2%专业课优良率89.8%89.8%学生体质健康达标率99.19%98.3%(二)在校成就学校围绕“竞赛促学,创新促教”的工作思路,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各类竞赛活动。2024年,学校共举办校内各项师生技能竞赛15项;参加校外各项师生技能竞赛24项,共167人次获奖。其中,学生在14项竞赛和评选活动中获得26个奖项共76人次获奖,其中文体类获得2项21人次、技能类9项15人次、综合类15项32人次,斩获丰厚,见表2-2。表2-2  校内外各类技能竞赛情况统计表项目2023年度2024年度校内各项师生技能竞赛(项)3815校外各类竞赛项目数(个)2824校外各类竞赛项目获奖人次(人)118167同时,学校积极与企业联手,举办了一系列技能竞赛活动,包括与凯亿达公司合作举办的“金领-凯亿达”汽车故障排除项目竞赛,与初升传媒共同举办的“初升杯”校园直播大赛,由德标集团赞助的“依牙筑梦”牙体滴制技能竞赛,由得意之作公司资助的第二届法律事务专业技能汇演等。这些更具专业对口性质的实用技能类竞赛显著提升学生的实用技能水平,为金领学子走好“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开辟出更多途径。如图2-1至图2-3所示。(三)做实就业服务,促进职业发展2024年,学校进一步加强就业工作的指导,抓好毕业生就业观念教育,就业质量不断提高,职业发展之路不断拓宽。2024届毕业生就业率为100%,对口就业率为81.9%,初次就业平均起薪为4426元/月,雇主满意度达98.7%。见表2-3。表2-3  职业发展情况一览表项目2023年度2024年度就业率98.95%100%对口就业率83.2%81.9%初次就业平均起薪(元/月)4398.14426雇主满意度98.9%98.7%三、质量保障(一)办学条件优良,办学基础巩固1.保障设施设备优质达标2024年,学校加大投入力度,加固办学基础,进一步改善提升学校的教学、生活保障条件,确保教学办公场所、师生生活场所、体育文化活动场所、户外影音舞台、校医室、餐厅等校园基础设施良好运作。积极推进校园餐饮服务、日用品供给、校园卫生医疗等各项服务提档升级,为全体师生提供了良好的教学生活保障。目前,学校教学科研实习仪器设备资产值达1328.58万元。生均设备值达3431.25元,生均实训实习工位数约1.32个,生均纸质图书10.38册,生均电子图书0.6GB。见表3-1。表3-1  投入保障情况表项目2023年度2024年度设备总值(万元)17441328.58生均设备值(元)33963431.25生均实训实习工位数(个)0.861.32生均纸质图书(册)10.410.38生均电子图书(GB)0.50.6截至2024年,学校已高质量建成室外足球场、篮球场、室内外羽毛球场、专属体育运动区、图书馆、学生公寓等完善的学习、生活配套场所。如图3-1至图3-7所示。多举措推进校园信息化建设。一是加大信息技术教育力度。立足于“以用促学”,分层次、有步骤地开展信息技术培训工作,确保学生掌握较强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二是努力建设一支信息化的教职工队伍,定期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三是加大力度建设学校的信息资源库及其平台。学校目前建有多媒体课室74间,专业实训室56间,录播室2间,机房17间,推进校园信息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2.师资结构合理,整体素质优良为进一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全力打造一支师德修养高、业务素质精良、教学技能全面、教学基本功过硬、具有一定教科研能力并能适应新时期新课程改革需求的教师队伍,学校致力于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培养,支持和鼓励教师参加校内外培训项目,采取线上线下培训相结合的方式,促进全体教师保持持续学习和能力提升,全面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2024年度,组织校内教学科研系列培训会22场,1102人次参加,学时达5104学时;组织教师参加上级主管单位组织的各类教科研培训72场,217人次,2496学时;同时,组织教师下企业调研实习109人次,较去年同期有较大增长,有效加强了产教融合力。一系列的师资培训活动开阔了视野、交流了经验,促进了学习,提升了教师专业能力。见表3-2。表3-2  师资培训情况表项目2023年度2024年度校内培训讲座(场次)2222校内培训(人次)11431102参加上级主管单位组织的各类教科研培训(人次)253217教师企业实践(人次)75109(二)过程保障1.党建领航,坚定办学方向学校坚持以党建工作引领全校中心工作,确保正确办学方向。学校党支部机构完整、职责清晰、工作开展扎实有力。党支部现有党员35人,其中支部党员19人(含1名预备党员)。流动党员16人,2024年,党支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大二中和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重点,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党建工作引领学校中心工作的开展。如图3-8、图3-9所示。学校党支部以党带团,积极吸纳优秀学生加入共青团,积极培养团委学生干部,壮大充实团学队伍。2024年,学校发展新团员80人,较去年同期增加了20人,在籍团员人数为885人。见表3-3。表3-3  党员、团员队伍人数情况表成员2023年度2024年度在籍党员(人)3435在籍团员(人)957885学校团委每周组织大学习活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团学活动,广大学生在良好的红色文化氛围中潜移默化接受思想教育,切实增强了共青团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如图3-10、图3-11所示。2024年,学校顺利完成第四届工会换届选举工作。新一届学校工会在教职工思想教育引领、各类文体活动开展、困难帮扶、员工福利保障等方面充分发挥关心关怀的良好作用,积极开展一系列工会文体和慰问活动,增强教职工的凝聚力和归属感;目前已发展工会会员176人。2.聚焦“护校安园”,护航高质量发展学校全面树立“大安全”理念,着力构建“大安全”格局,把“安全校园”建设列为全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扎实落实市局等有关部门的各项安全要求,做好校园安全教育、安全演练、安全排查和安全预防等各项安全工作,完善“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安全防范处理机制,立足实际,多措并举,筑牢校园安全防线。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部门各项安全要求,建成长效高效安全治理机制。主要包括,一是建立健全学校安全治理制度,落实各级安全主体责任,明确各部门相关安全工作职责,推动校园安全治理工作有序规范开展。二是严格落实校园安全工作职责执行及防范措施,健全发挥警校联动机制,不断强化校园安全防线。三是落实“五个常态化”校园安全治理机制,即常态化安全教育、常态化安全隐患排查、常态化安全专项整治、常态化校园安全大检查、常态化心理健康关注和干预机制;定期开展消防演练、反恐防暴应急演练、心理健康工作等;全年开展安全教育专项主题班会二十余次,涵盖交通安全、日常生活安全、公共活动安全、自然灾害安全、社会治安安全、意外事故安全、心理安全和禁毒防艾安全等各项内容,扎实培养全体师生安全第一的责任意识。四是认真梳理、记录和汇总安全隐患,对隐患问题列表挂账,落实到人,坚决执行“隐患不过夜”的果断措施,逐项整改,坚决做到“百密无一疏”,彻底消除安全隐患。五是遵循上级部门“撞不开,管用有效”的原则,配足配齐硬质隔离和防冲撞设施,实施校门口及校园内道路人车分离;严格落实“护学岗”机制,有力组织学校安保力量与“高峰勤务”联动,提高学校安全层面震慑效果和应急处突水平。本年度,继续保持连续多年的安全责任事故率为零的校园安全记录。3.人文素养教育与时俱进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人才,认真贯彻实施人社部印发《技工院校公共基础课程方案(2022年)》,开齐开足开好公共基础课程,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目前,共开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哲学与人生、职业道德与法治等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程;开设语文、历史、数学、英语、数字技术应用、体育与健康、美育、劳动教育、化学、通用职业素质等公共文化课。同时,开设开学第一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安全教育等课程。学校的人文素养课程厚植了学生高尚的人文情怀,促进了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实施校园宣传与文化活动双轮驱动。2024年,组织了缅怀革命先烈、雷锋月、四自教育等一系列学生活动;开展共40次的主题班会活动,涵盖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规矩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校团委在党支部领导下,激发学生会和社团育人活力,开设22个学生社团,引导学生社团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创新创造、校园文化等各类实践活动。广泛活跃的社团活动,提升了学生社团育人实效,营造了主旋律高扬、正能量充沛的校园文化氛围。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受到学生及家长的广泛好评,社团活动满意率达到了96.21%以上,较去年同期上升0.65%。如图3-12至图3-15所示。4.德技并举,培养技能工匠(1)适应产业发展,优化专业布局学校积极适应粤港澳大湾区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实行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建立专业设立和退出机制,结合学校办学优势和发展定位,深化优势专业办学层次。2024开设有法律事务、机电一体化技术、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电子商务、计算机网络应用、护理、中药和药物制剂等8个专业,学校专业布局更为优化。(2)贯通产教融合理念,丰富专业资源建设学校与相关企业在各专业的订单培养、教学见习、共建实习实训基地、技术交流、顶岗实习、学生就业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合作。2023年,与海渡教育集团共建海渡智能制造产业学院,与德标基石(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共建数字化口腔技术实训室和口腔义齿制造实训室,如图3-16、图3-17、图3-18所示。2024年,已建成校内、外实训场地工位数共5096个,其中校内实训基地工位数较去年增加559个。见表3-4。表3-4  实训场地建设情况表项目2023年度2024年度共建专业(个)77校内、外实训场地工位数(个)44435096校内实训基地工位数(个)38844443为满足2025届1299名岗位实习生和2024届1821名毕业生实习、就业需求,在维护好原有合作企业的前提下,积极对接21条“链长制”等重点产业,开发了原点智能、浪潮集团、白云机场等80余家企业,达成了实习生输送、实习基地建设、深度校企合作等多方面的合作,为学校实习生、毕业生实现专业对口的优质实习、就业储备充足的企业资源。如图3-19所示。(3)强化技能培训,完善育人模式学校严格执行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的人才评价标准,通过考试、考查等方式全方位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2024年,学校对学生开展16个工种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1386人次参加认定,1149人次取得证书,考证通过率达83%。其中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高级、电工高级等9个工种的考证通过率达100%,母婴护理员中级、电工中级等4个工种的考证通过率超过90%。见表3-5。  表3-5  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统计表项目2023年度2024年度考证工种数(个)2016参加职业技能等级认证考试人数(人次)16581386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认证证书人数(人次)138511495.教研教学创新引领,成效显著(1)课程建设特色鲜明学校充分认识专业课程与当前产业结构升级相适应的必要性,开展双向融合,“引进来、走出去”,积极引进企业师资进课堂,外聘企业专家来校授课交流;积极推动系部与企业间的互动,结合学生跟岗、顶岗实习工作,选送专业教师参与企业实践学习,共组师资队伍、共行课程开发。2024年,学校与凯亿达公司、天懿达、名艺世家、德标基石教育、海渡教育、初升传媒、得意之作教育等多家知名企业合作,邀请企业导师授课,提升了教学效果,推动了教学模式革新。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学校结合市场需求,邀请专业建设委员会、企业代表和行业专家参与,确保方案满足企业与行业对人才的要求。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创新。学校坚持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高技能人才为根本任务,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性教学,加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努力推进特色拔尖人才培养和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2024年,学校各专业在制订2024级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和市场需求开展专家论证,其中包括邀请专业建设委员会、企业、行业专家参与制订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注重企业、行业对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的要求,推进工学一体化改革的实施。高质量推进一体化教学建设。为深化落实工学一体化教学改革,学校建立了工学一体化教学改革实施方案,参照“国标”,结合学校专业设置情况,对8门专业核心课程进行工学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制定了相关的教学标准和规章制度,为工学一体化课程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学校积极承担全国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第二阶段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任务,稳步推进任务进程。2024年,学校一体化教学占比为73%。见表3-6。表3-6  一体化教学情况表项目2023年度2024年度专业课一体化教学占比73%73%每门课程确定技能点(个)10-2010-20与企业研讨完成专业数(个)218与企业研讨完成课程(门)218(2)教学评价科学规范2024年,学校通过网上评教系统,对全校专兼职教师在师德、教学基本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教学效果等6个维度进行评价。通过学生评教师、教师互评等方式,较好地反映出教师在学生和同行中的满意水平,帮助和促进教师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为评价教学质量和管理质量提供重要依据。(3)教研工作成果进步显著学校制定教研成果奖励制度,大力营造校内教科研氛围,积极培养和提升教师教科研工作水平,鼓励教师及时总结提炼,踊跃参与教科研工作,固化、转化教科研成果。2024年,学校教科研成果稳步提升。1项由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管的课题结项,2项广东省职业能力建设协会课题获得立项支持,2门校级精品课程成功结题,4门校级精品课程进入立项研究阶段;同时,学校教师公开发表了8篇学术论文。在2023年度“广东省职业能力建设优秀论文”评选活动和2024年职业教育“大有可为”征文活动中,共有27人次获奖,其中2项一等奖;荣获2024年职业教育“大有可为”征文活动优秀组织单位,等等。(三)产出保障1.加强内部监测,推动成果转化(1)学习满意率按照广东省技工院校教学质量督导工作指引,保障学校的教学质量,督导室联合教务处和学生服务与发展处,坚持每学期运用网上评教系统,组织学生对任课教师开展评教活动,从师德师风、教学基本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教学效果等方面对任课教师进行全面评价。2024年,全校共有近3100名在校学生对96位任课教师进行了评教,学生评教平均分值达94.01分;教师互评方面94人达90分以上,占教师互评人数的97.9%。数据反映学生对教育教学质量认可度较高,师生相互工作认可度较高。(2)社团活动满意率2024年共有 22 个社团,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在庆祝国庆、五四青年节、清明节、植树节、女生节、24届毕业典礼、教师节、中秋游园展示、篮球赛、校运会、12.4法治宣传日、金领之夜(元旦晚会)中,韩舞社、爵士社、金幼社、篮球社、醒狮社、礼仪模特社、微光心理社、新声联盟社、舞蹈队、国旗护卫队、合唱队、文明督察社及青年志愿者协会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受到师生好评,满意率达到了96.21%以上。数据反映学生对学校生活满意度较高。(3)实习满意率重视学生实习工作,周密部署学生实习计划,校企合作与就业创业指导中心按照实习学生专业,举行校园招聘会,优选160余家企业入校招聘实习学生,认真签订实习合同。除了企业安排专人负责学生岗位技能和职业素养培养外,学校还指派班主任负责学生安全教育、出勤考核,指派专业教师负责学生专业技能指导和咨询,保证学生实习安全,技能不断得到提升。2024届实习生满意度95.12%,数据反映学生对实习就业安排满意度较高。以上数据均反映学生综合体验良好,学生对学校工作认可度较高。见表3-7。表3-7  学生在校体验情况一览表项目2023年度2024年度学生对任课教师评教平均分(分)91.8394.01学生对任课教师评教平均分达90分以上(人)9882社团满意率达95.56%96.21%实习生满意度94.8%95.12%(4)重视听课督导和专项检查2024年,共组织公开课25节,教师听课379人次;教师相互听课1736节人次,完成率为100%。见表3-8。表3-8  听课督导情况一览表项目2023年度2024年度公开课(节)4625听课教师(人)477379教师互听课(人次)17641736完成率100%100%认真开展教学督导专项督查。一是教材专项审查,2024年共对学校使用的286种教材进行合格审查;二是开展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授课计划、教案等教学文件专项督查;三是开展实训室管理及安全检查;四是开展教学进度及作业批改情况专项督查;五是对素质拓展课开展专项督查;六是对班主任暨德育工作进行专项督查,不断促进德育工作整体提升;七是完成了对实习学生的跟踪和问卷调查;八是定期组织开展对学生宿舍、饭堂等专项督导检查,为学生和教师创造舒适安全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5)教育教学检查情况开展期初、期中、期末常规教学检查督导工作。共检查教案983份,检查授课计划417份,检查课程标准402份,发现问题38处,下发整改通知书12份,及时有效地整改了问题,规范了教学文件编制,促进了教学管理,提高了教学质量。认真抽查、审核考试试卷。共审查各系部提交试卷385份,抽查率为100%。开展常规考试督查工作,杜绝徇私舞弊、弄虚作假等不良现象,确保考试公平公正。按照技工院校教学管理条例和督导办法,深入开展教风、学风提升行动,加强日常课堂巡查,认真抓好开学及期末考风督查工作;积极做好德育“3.0”及准军事化管理、素质拓展学生德育教育等活动,以师资队伍能力提升为活动载体,以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实行过程性管理与终结性考评并举的督查机制,有效保障教育教学质量。2.依托社会监督,保障办学质量(1)主管部门评价通过各级主管部门的相关工作检查;通过了申报广东省示范性技工学校广州市人社局初审;通过民办技工院校办学条件年检和达标工程考核。(2)合作单位评价坚持对内重视内涵建设,对外严把人才输出质量。合作单位对学校办学质量给予较好评价。2023年和2024年企业对就业学生满意率分别达98.9%和98.7%。(3)第三方机构评价2024年,顺利通过中鉴认证有限公司机构ISO质量体系年度外审。四、社会贡献(一)优化产出,服务经济发展2024年,积极对标“百千万工程”,开展“农村电商”、公共职业指导、消防设施操作员考证等社会培训活动,为促进社区社会进步作出了贡献。如图4-1所示,见表4-1。表4-1  社会公益性培训情况一览表项目2023年度2024年度公益性培训(人)52110就业服务指导(人)120100(二)积极履责,服务社会进步学校积极推动社会公益活动,切实增强志愿服务精神的感召力和吸引力,持续参与一系列有益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社会公益活动。如图4-2、图4-3所示。五、举办者履责(一)确保履责到位2024年经费总金额为5812.5万元。经费来源包含政策性经费免学费资助 1208.73万元、学费住宿费收入5431.8万元、其他经费收入380.7万元。学生助学金10.43万元通过国家国库直接支付到对应学生个人账户。经费中股东投入用于宿舍装修、部分多媒体教室改建、教师办公室改造以及实训设备采购等。由于在校生规范得到适度优化,学校经费较上一年下降11.88%。见表5-1。表5-1  经费一览表项目2023年度2024年度经费总金额(万元)6596.25812.5政策性经费免学费资助(万元)1738.091208.73奖学金(万元)0.61.2助学金(万元)11.9110.43专项经费(万元)220股东投入(万元)400100(二)落实政策保障审核2023-2024学年符合享受国家减免学费政策人数4347人,审核2024-2025学年第一轮符合国家享受减免学费政策人数3536人,减免学费总金额为1208.73万元,2024年实际收到政策性经费免学费资助1208.73万元。另外,享受国家助学金学生人数117人,享受国家资助金总额104361.72元。六、特色创新(一)塑造全能型新时代技能人才的摇篮——金领特色综合素质教育案例为积极响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广州市金领技工学校创造性地实施“金领特色综合素质教育”。该教育模式以指导学生健康成长为宗旨,以遵守校纪校规为基础,深入推行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在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文明行为、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同时,以校园准军事化管理为载体,将养成教育活动与传统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及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相融合,共同推动良好校风、学风的形成。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优化,“金领特色综合素质教育”亮点纷呈,成效斐然。金领特色综合素质教育,是一次全面而深刻的教育创新,推动了教育教学从知识本位走向素养本位。这一体系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情感价值观的塑造,力求让学生在感恩情怀中成长,在体育锤炼中强健,在社交历练中成熟,在表达锻炼中自信,在生活技能中自立,在国防教育中担当。综合素质教育从感恩教育、体育专长、社交礼仪、演讲口才、烹饪小课堂、国防教育等几个领域交叉开展,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综合性;配合实施学生手机管理制度、晨跑早读制度、准军事化技能训练制度等7项管理制度,强化了素质教育的有效性;将准军事化管理与8S宿舍内务实施的实践成果转化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凸显了素质教育的实践性。随着金领特色综合素质教育的稳步推行,广大的金领学子正迈着坚定的步伐,在一条充满高尚品德、强健体魄、卓越能力、广泛兴趣以及深厚爱国情怀的新时代成才大道上阔步向前。(二)晨光中的金领风采——金领晨跑、晨读教育案例金领学子的日常一天,是如此打开的——晨跑、早读构成金领最美的旋律、最美的风景。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射进校园,清脆的读书声已此起彼伏。语文诗词的韵味、英语单词的节奏,交织成知识的旋律,如诗般在校园奏响。一个个学生双手捧书大声朗读的身影,成为金领校园最美丽的风景线。学校紧扣“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时代脉搏,育人模式从单一走向多元,把核心素养教育落实到校园生活的点滴中,金领的晨跑、早读成为了充实校园生活,促进学子良好学习、生活习惯养成的一项靓丽特色。学校坚持不走形式、不走过场,把晨跑、早读作出实效来,学校职考部教师围绕“有内涵有质量、有乐趣有美感”做好文章,精心编写出一本专用的《朗读教材》。在内涵质量上,学生在声声朗读中读出了语文世界的家国情怀、读出了英语世界的多彩文明。在乐趣美感上,采用户外集队朗读的形式,统一的队列、整齐的校服,条块方块,勾勒出金领校园独特的几何美感。晨读的翌日,迎着朝阳,唤醒金领学子青春朝气是集体晨跑活动。学校积极引导学生培养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树立“投身体育锻炼,塑造强健体魄”的健康生活理念,开展“走出宿舍、走向操场”活动。每日清晨,金领绿茵场上,在班主任带队领跑下,学生伴随着节奏欢快的音乐,喊出整齐划一的口号,那坚定的脚步、闪烁的汗珠、矫健的身影,让整个校园处处洋溢着青春气息的活力,为金领学子的成长渲染上健康底色。颇具特色的晨跑早读制度,持续赋能金领学子向上向善向着新的未来 ! 七、存在的问题及改进举措    (一)存在问题1.教学工作方面,数字化资源在共享和统一管理方面存有漏洞;师资队伍建设仍有滞后,具备中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比还应努力扩大,教师教科研工作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升,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扩面和深化;技能竞赛团队综合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等。2.学管工作方面,全局责任意识还需进一步加强,工作方法还需进一步多样化、丰富化和细致化等。3.多元办学方面,尚有明显的提质增量空间;就业创业、继续教育培训等工作在资源深化、新市场开拓方面存有不足;各部门在工作效率、工作质量等方面还应加以改进。(二)改进举措1.根据学校五年发展规划专业发展需求,多方面保障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持续稳固提高。同时,继续加大师资建设方面,积极引进高学历、高职称“双师型”人才,充实专业师资,建立起更为完善的人才激励、约束、引进和退出机制。2.进一步优化金领学管3.0模式,加大对学生的关爱和帮扶力度,增强学生的归属感。3.积极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新形式、新渠道和新办法,强化产教融合,引领应用型人才从“培养端”到“就业端”的联动,促进学生优质就业、优质升学和优质成才。                                                                              广州市金领技工学校                                    2025年4月11日